“我家小孩一有空就往书屋跑,读课外书籍、参加阅读活动,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12日,在大冶市博览书屋东岳路旗舰店,市民刘先生带着孩子一起阅读《西游记》。
大冶市博览书屋是湖北省亲子阅读体验基地,每月都会开展国学课堂、心理学课、亲子教育等活动。记者走进书屋,只见屋内宽敞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琳琅满目的书籍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农林类、文学类、红色经典等各种书籍比较多。不管什么时候,人们围在桌前细细品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屋里没有喧闹的声音,只有书页翻动时的沙沙声。
这是大冶市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阅读全覆盖、“农家书屋+”和“百姓点单”等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打造农家书屋文化品牌“新地标”、阅读活动“新形式”、管理保障“新方法”,不断引领乡村阅读新风尚,为乡村振兴凝魂聚力。
该市依托资源优势,将农家书屋与共同缔造工作融合开展,让农家书屋延伸到红色驿站、学习小站、文化礼堂等,相继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的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城市书屋,进一步提升群众阅读便捷性。
大箕铺镇叶家庄村利用冷水畈湾“老学堂”,号召回乡能人捐献闲置图书,打造古色古香的村庄图书馆;金湖街道石任村将湾组文化礼堂结合童伴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打造,为湾组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殷祖镇朱铺村将废弃的小学遗址打造成服务留守儿童的乡村阅读空间,成为文化扶贫经典项目。
目前,该市共有332个农家书屋、52个社区书屋,一座座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农家书屋逐渐成为涵养文明乡风的“充电桩”、日常生活的“精神乐园”、助力乡村振兴的“大粮仓”。
为充分满足群众阅读需求,大冶持续加强农家书屋软硬件建设,按照有阵地设备、有图书杂志、有分类登记、有制度规范、有活动展示“五有”标准,为每个村(社区)配备农家书屋管理员,定期打扫书屋,对图书进行整理、清查等,确保农家书屋规范运行,保障农家书屋长期开放,并结合上级要求,采取“以目录为主、不限书种”的方式开展书籍点单,通过上级部门配送、镇村(社区)购置、爱心人士捐赠、图书交流置换等方式,实现“群众点什么书就送什么书”。
大冶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群众关注的政策、知识制作成有声资源,以二维码扫描播、电子屏点击播等方式呈现,打造了中堰村“红色有声图书馆”、荟萃社区“版权声音图书馆”等有声书屋,让阅读变得更便捷、更智能、更高效。同时,该市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模式,将农家书屋与文化文艺、理论宣讲、“扫黄打非”、非遗传承、亲子阅读、阅读实践等内容结合,在“‘4·23’世界读书日”“妇女节”“儿童节”等节点以及寒暑假期间,积极开展全民阅读、阅读“邮”你、小小讲书人、图书漂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该市共开展农家书屋、全民阅读活动500余场,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如今的大冶,文韵流长,书声琅琅,一册册书籍、一座座书屋、一场场读书活动既提升了村民的个人素养,也续写着“开卷有益”的新时代故事。(记者 殷珂 通讯员 闵玺 余书源 王子禹)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