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湖北视窗>城事资讯

天门:以“四个新突破”为着力点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12-12 12:02:54 天门市融媒体中心 20997℃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志兵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一城四基地”的功能定位,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以实施“强县工程”和三农工作“十大提升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天门模式”,为全市打造“一城四基地”贡献应有力量。一、紧盯两个目标,在发展定位上寻求新突破第一个目标是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我市于2022年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2023年我们制订了创建“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将创建任务清单化、项目化,并实施季度督办、半年调度、年度考核的工作机制,力争到2025年建成示范区。第二个目标是建设全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我们将聚焦“稳粮、扩油、优菜”,壮大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健康畜禽、特色水产四大产业链,服务全省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二、守牢两个底线,在稳农兴农上寻求新突破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241万亩、总产量82万吨以上;油菜种植面积60万亩、总产量10万吨以上;大豆种植面积39万亩、总产量4.7万吨以上。完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确保全年能繁母猪保有量不低于4.2万头。生猪出栏64万头以上,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和水产品供给能力。二是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三类”对象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三类”对象纳入监测帮扶范围。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推进就业、创业两大帮扶行动,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三、抓好两个升级,在产业发展上寻求新突破一是抓特色产业升级。聚焦“米”和“菜”两大特色,实施农业领军企业倍增行动,支持红日子食品、庄品健米业、全盛禽蛋等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实现倍增发展目标。做大优质稻米产业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依托庄品建“江汉大米”核心企业和全国优质水稻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建设江汉平原粮食物流产业园,打造高标准粮食储备仓房、原粮周转仓房和优质大米加工产业集群、江汉平原饲料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全省粮食物流节点城市。做强绿色蔬菜产业链,依托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建设巩固40万亩以上蔬菜生产能力,打造全省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蔬菜集散中心。二是抓服务平台升级。持续擦亮“壹品天门”品牌,积极参与创建“江汉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支持红日子食品打造“天门萝卜”特色品牌。继续办好江汉平原蔬菜产业大会等节会活动,加大“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唱响张港花椰菜、天门黄花菜、岳口芋环、天门半夏等地理标志品牌,增强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依托百农汇、领尚等市场主体,建设稳定可靠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园和江汉平原粮食物流园建成投产,打造具备现代化核心功能的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四、实施两轮驱动,在改革创新上寻求新突破一是抓农业改革创新驱动。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改革准备工作。巩固拓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成果,持续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用好市委出台的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基本权益的基础上,推动农民进城,促进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和就地城镇化。二是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持续推进全省首批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行动,扎实做好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创建,加快建设省级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都市圈农业“科技强链”工程项目为契机,做实成果转化,实施科技联姻,共建专家大院,立足天门农业特色资源,开通科技直通车,选派科技特派员,发挥基层农技人员作用,做好对接、连接、嫁接,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本文内容转载自:天门市融媒体中心,原标题《天门:以“四个新突破”为着力点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新闻推荐

特别关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