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石。
千秋学校,一所典型的全寄宿制学校。这些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多次被市教育局“点名”肯定。
“‘安全第一’理念深入骨髓,‘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持之以恒地织密校园安全网,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问及“安全秘笈”,千秋学校校长陈传兵和盘托出。
让安全意识刻骨铭心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陈传兵脱口而出,神色凝重。
这句话非他原创,出自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之口,堪称名言警句。
今年62岁的陈传兵曾担任毛嘴高中校长多年,2010年被“挖”到千秋学校出任校长。
千秋学校创办于1997年,是全市第一所民办学校。2002年被武汉世贸大厦有限公司纳入旗下。2016年,学校在稳定普高教育的基础上,进军中职教育,在原址新办仙桃市电子商贸学校,和千秋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在校生2100多人,高中生和中职生“混搭”,生源“成分”复杂,安全“燃点”相对较低。和兄弟学校相比,学校面临安全管理挑战更大。
在陈传兵看来,安全问题首先是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开门办校,首要的是承担起保护学生的职责,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要让“人民满意”,首先是人民对校园安全满意。
陈传兵说,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包括教学、德育、人事、后勤等,但安全保障绝对是摆在第一位的。安全出了问题,其他工作干的再出彩再出色,也是“功不抵过”,“因为N-1=0。”
“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
基于这样的认识,千秋学校在安全工作方面“严”字当头,凸显“预防为主”。严格建章立制,责任到人。
学校制定的安全工作计划、安全应急预案以及防欺凌、防溺水、食品卫生、消防等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是“刻”在心里。
从校长到门卫,人人都是安全责任人。安全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
校园安全不仅是校长和老师的事,学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学校把安全观融入育人的日常,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刻骨铭心。
千秋学校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日常教学常规管理,不仅是检查备、教、改、考、辅,还要考核“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课纳入期中、期末教学常规检查和学生问卷调查范畴,纳入教师教学考核细则,安全教育效果检测与学生素质检测相结合。
每学期的第一个月,是学校的“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月”,组织学生学习《千秋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管理100条》及相关安全常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专题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将“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安全负责”安全理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进校作法制讲座;定期开展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在千秋,“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安全负责”安全理念,正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无缝对接让安全管理无盲区
在陈传兵看来,“祸患常积于忽微”,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常常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发现不了、处理不好,就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因此安全工作没有捷径,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和行动。
千秋学校在安全工作方面“打老豆腐”,“两斤黄豆,放三斤石膏”。
把好校门安全第一关;
对安全舍得投入,人防与技防双管齐下;
常态化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不过夜;
邀请派出所干警协同收缴管制刀具、大功率电器等违禁物品,对校园周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这些都是各校常用的“常规武器”,千秋真正的“杀手锏”——“无缝对接管理”。
千秋学校始终坚持“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必须有管理者”的管理原则,把“无缝对接管理”贯穿学校安全管理的全过程。
朝读课的课前对接。班主任抢在学生进班前进教室,迎接学生。
正堂课的课间对接。当堂课教师推迟5分钟离开教室,下堂课教师提前5分钟候课。
晚自习的课后对接。晚自习教师垫后,负责清场、熄灯、关门。
“三餐”“两寝”对接。学生早中晚三餐,有值日领导、班主任陪餐,保安定点、定岗巡逻值守。午寝和晚寝,实行值日领导、班主任、保安、生活老师全员参与的寝室“三本”对接管理:班主任督促学生迅速就寝,负责“两寝考勤记载本”的记载;驻寝保安全程巡查就寝纪律,负责“两寝纪律检查记载本”的记载;生活老师督促寝室内务整理、卫生检查,负责“两寝内务检查记载本”的记载。形成了一个“三本对接管理、生活老师保姆式服务、驻寝保安贴身保护”的寝室管理模式。
学生放假离校对接。放假当天,学校领导、班主任、保安全员上阵,护送学生签名离校,安全到家后报平安。
陈传兵说,“无缝对接”管理让整个校园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末形成了一个“平面上无死角,时空上无缝隙”的安全管理闭环,使得学生在校园内的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空间点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护,极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德育导师走进学生心田
作为一所完全寄宿制学校,千秋学校有1900余人住宿,住宿生占比居全市第一。学生处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校园内,他们之间更容易因矛盾纠纷、心理焦虑等引发安全事故。
陈传兵将在毛嘴高中屡试不爽的“德育导师育人制”,复制粘贴到千秋学校,“关口前移,才能把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所谓“德育导师育人制”,就是结合班级学生个性差异,把学生分配给本班每位学科教师,让老师成为他们的德育导师。德育导师要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生理、心理等方面予以关心、教育和疏导。既当学生“良师”,又做学生“益友”,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每大周,德育导师找自己的对象生谈心谈话至少一次,摸清学生是否有心思心结、生活困难、矛盾纠纷、欺凌和被欺凌现象等情况,及时化解心结、调和矛盾。
每月,德育导师与每个对象生家长信息化沟通至少一次,了解学生家庭现状,熟知学生成长环境,听取家长对子女的成长期望,收集家长对学校的看法建议,互通对象生在家、在校的动态,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和预警干预。
每学期,德育导师对每个对象生家访至少一次。“引导”家长做好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网络沉迷、防电信欺诈、防交通事故等平安工作;“指导”家长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的“两个一”行动,多关怀陪伴孩子,舒缓孩子心理压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宣讲”学校管理制度、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教育惠民政策。
高一(7)班,9个学科教师“包保”全班48名学生。班主任张勐勰主动担起12名学生的德育导师。
一次课间活动,小李同学在与同学讨论小组作业时,开玩笑地说小张同学的想法“太幼稚”。这深深刺痛了小张同学的自尊心,他从此对小李同学心生怨恨。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作为小张同学的德育导师,张勐勰分别找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单独谈话,矛盾很快化解。但张勐勰敏锐觉察到小张同学内心深处的自卑与不安。除了这次冲突,他平时在班级里也比较孤僻,缺乏朋友。
为了帮助小张同学打开心扉,张勐勰像姐姐一样关心他,多次家访与小张同学父母沟通。还在班级里组织了一场以“尊重与理解”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特意安排小李同学在班会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小张同学诚恳道歉。渐渐地,小张同学找到了自信,也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他与小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缓和,从形同陌路到互相帮助。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作为德育导师,要放下自己的身段,走进学生心田,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张勐勰说,从教3年来,当德育导师是让她最有成就感的事。
陈传兵说,安全工作没有一劳永逸,只有持之以恒。他时常谆谆告诫同事,“一定要把过去的事故当今天的事故来回顾,警钟长鸣;一定要把别人的事故当自己的事故来剖析,引以为戒;一定要把小事故当大事故来研究,举一反三。”(仙桃日报全媒记者晓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