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河畔,通海口镇镇堤街,有家“苏师傅皮鞋店”,苏中进已在此劳作了35年。
一锥敲深渊,一锥钉人间。一生都不曾真正站起,他却靠着做鞋子、修鞋子,培养出一名博士生女儿和一名空降兵士官儿子。这个小小的铺子里,女儿苏婉娟与儿子苏秉仁见证了他的半生辛劳。
16岁时,苏中进带着父亲买的一辆手摇车和一台补鞋机器,从老家郭河来到通海口镇投奔姑妈,开启自己的修鞋生涯。这位朴实的汉子,始终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幸福生活等不来,要靠自己双手创造。
每天早上6点,他便起床,自己坐着推车,拖着大工具箱,来到通海口镇汽车桥摆摊,天黑才收工回家。饿了,啃一个馒头充饥;下雨,就在别人屋檐下躲雨。
1995年5月,苏婉娟出生,6年后,她迎来了弟弟苏秉仁。苏婉娟从小就发现自己的父母和别人不同——爸爸身高只有1米,靠手挪动小板凳走路;而妈妈除了会做饭洗衣等简单家务,别的事都不太懂。
面对她的困惑,苏中进摸了摸她的头,说:“婉娟,你的爸爸不像正常人一样高大威武,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我们一定要活出个人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瞧得起。”
在苏婉娟的记忆里,和别人不一样的爸爸给予她的爱反倒更多。幼时她很黏人,晚上抱着爸爸的胳膊才能入睡。无论白天多么劳累,苏中进总会乐此不疲腾出一只胳膊给女儿。
随着苏秉仁的降生,苏中进更加努力地工作,想尽办法提高产品质量,对顾客有求必应。
他做的皮鞋质量好,价格低廉,渐渐远近闻名。
很多时候到了饭点,他坐到桌上刚拿起筷子,顾客就来了。他赶快把碗放下来干活,等顾客走了再吃饭,谁知刚端碗又来了顾客……生意好时,他经常下午3点才能吃上午饭,因此落下了胃病。
一年冬天,苏婉娟看到父亲用手按着胃部直冒冷汗,急忙用小手帮忙按摩,又拿热水袋帮父亲敷在胃部,劝父亲休息一下。看着女儿焦急的面庞,苏中进笑了笑,说:“爸爸年轻时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现在累点没关系。再苦再难,我也要供你们上大学。”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苏婉娟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3年,女儿收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通知书,他激动得流下眼泪。
然而,新难题又摆在了他面前——女儿上大学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给本就不富裕的苏中进一家带来很大压力。见女儿面露难色,苏中进拍着胸脯宽慰她:“安心上大学,学费的事不用你操心。”
此后,他瞒着女儿,和妻子加班加点打小工、挣活钱。和常人相比,残障人士挣钱更为辛苦,但他从不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区别对待和特殊照顾,再辛苦也不抱怨,再困难也不放弃,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多挣钱,为女儿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女儿也没有辜负苏中进的期望。大学期间,她边读书边勤工俭学,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2017年,女儿又被保送攻读硕士学位,后来还被学校推荐到加拿大游学。本着这般“一鼓作气”的研究精神,苏婉娟今年顺利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
而今,苏中进的儿女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谈起这双儿女,苏中进一脸骄傲。“我始终坚信,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心,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他说。(仙桃日报全媒记者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