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小静)“天气预报显示今冬温度普遍偏低,大棚蔬菜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因低温高湿导致产量下降……”11月19日,当记者见到2024年三季度“潜江好人”吴培洋时,他正蹲在田间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天气阴沉,可他却兴致盎然。
“我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就跟着父母干农活。传统农耕方式人力成本高、产量低,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收入微薄。”在吴培洋看来,农业不应再是先辈们那种土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模式,而应借助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1996年7月,吴培洋被分配至老新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为一名常年奔波于田间地头的“土专家”。
“农业技术只有推广开来,为民所用,才能算真正的‘为人民服务’。”28年间,吴培洋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对农户手把手指导,生动诠释了这句承诺。在田间地头与生产一线,他满怀热忱,为农户们送去优质的农业技术服务。无论白天黑夜,他始终乐此不疲。
犹记老新镇虾稻共作模式兴起之初,众多农户因缺乏技术与资金而踟蹰不前,不敢贸然尝试。看到大家的犹豫,吴培洋深知若不加速转型,脱贫致富便遥不可及。于是,他携带厚厚的宣传资料,逐户走访,耐心讲解技术要点,为农户细致核算收益,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在吴培洋及一批农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老新镇虾-稻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至8.6万亩的规模。老新镇凭借虾-稻产业,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等荣誉。2018年12月,吴培洋也因贡献突出,获评农业专家高级职称。
身为农技专家,吴培洋不仅助力群众实现“吃饱饭”的基本诉求,更牵挂着人民群众能否“吃好饭”。2021年,农业农村部选派专家援非,吴培洋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并最终被选派至非洲国家布隆迪指导水稻生产,承担高海拔地区水稻试验示范项目任务。
布隆迪地势险峻,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在援助期间,吴培洋和其他水稻专家不畏艰难险阻,跑遍了布隆迪各地的水稻种植区域。历经数百次反复试验,他们成功选育出适用于不同海拔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效解决了布隆迪高海拔地区水稻产量低甚至绝收的难题。同时,吴培洋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室内授课与田间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与工作队同事们共同举办了科技讲座20场,累计培训青年带头人1000名、示范村农民7200人次,切实提升了布隆迪农民的水稻种植水平。“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结果喜人。”谈及两年的援非经历,吴培洋仍感慨万千,“看着中国水稻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喜获丰收,我也很有成就感。”
深耕三农沃土,播撒科技火种。吴培洋二十八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心用情服务群众,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倾尽全力。获评“潜江好人”称号,吴培洋备受鼓舞。他说:“一声农技人,一生农技人。只要还看得见、跑得动、说得出,就会继续以奋斗者的姿态,践行农业工作者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