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我市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发现一批新的文物线索,其中位于毛嘴镇胡家拐村的明代崇祯七年(1634)别氏墓碑,距今已有391年,具有较高价值。
该墓碑呈灰白色,通高120厘米,厚20厘米,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为二龙戏珠浮雕,历经390多年的风雨侵蚀,图案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碑身字迹均用阴刻,左边刻写“明显考别公景家塘讳美之墓”,右边刻写“明显妣李氏荷三之墓”,落款为“皇明崇祯七年四月拾陸日别志春立”等字样。
据关系人介绍,此碑于1972年冬,毛嘴镇胡家拐村村民疏浚河道时,于景家塘李氏家族聚居的地方挖出。2009年清明节,别家老屋湾别氏后裔将其运回,保存在关王庙侧。该墓碑目前由别妙祖公第二十代孙别道理、第二十一代孙别业厚、第二十三代孙别永传等人保管,负责祭扫。当天,市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来到关系人家里,翻阅了相关族谱进行实地考证。
此碑是目前我市发现的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墓碑,它的发现对进一步了解江汉地区社会发展历史,研究当时的生产生活及葬俗具有较高价值。(记者张曼通讯员曾宜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