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湖北视窗>城事资讯

仙桃:四化同步绘就壮美画卷

2024-09-20 12:01:14 中国仙桃网 1931次

碧水绕城推窗见绿

杜湖体育公园篮球比赛激战正酣

传统服装生产线焕新升级

志愿服务进校园

宜居宜业和美四合村

六丰机械“链”上武汉车谷

排湖好水吸引八方游客

特色产业增加就业供给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鱼跃蟹肥,笑脸盈盈,大美仙桃一派丰收祥和的景象。

奋勇争先,奋斗以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仙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各项事业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

眺望前方,回望过往。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从滔滔汉江到静静排湖,从繁华都市到秀美乡村,一项项改革成就、一处处生态之变、一件件民生实事、一张张动人笑脸,共同绘就出仙桃以四化同步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仙桃篇章的壮丽图景。

流域治理绿色发展

“点名要买仙桃黄鳝。”9月17日一大早,张沟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朱传宝又接过一通来自南京的电话,5分钟不到,就在电话里敲定一笔黄鳝订单。

北京、上海、杭州的3个客户续签合同,年发货量将超过20万斤;与国内某头部电商平台谈下合作……中秋时节,仙桃黄鳝收获了全国各地的订单。

一条鱼火爆“出圈”,源自一泓好水滋养。近年来,仙桃坚持“养鳝先治水”,把流域单元系统治理作为壮大黄鳝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推进黄鳝池塘集中连片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建设。

作为养殖核心区的先锋村,向上争取3000万元资金,从东荆河引来“源头活水”,对1万多亩养殖尾水进行综合治理。

“好水出好鳝,是我们的最大亮点。”去年以来,“仙桃黄鳝”陆续到江浙沪、成渝等区域开展品牌推荐。朱传宝说,在市场上打“仙桃黄鳝”品牌,每斤均价高出3块钱,根本不愁销。

位于古云梦泽的仙桃,全市省级河流3条共206公里,市级河流33条全长805公里,镇级河流324条全长1605公里。

从城市到村庄,从生产到生活,密布的水网纵横交错。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位居湖北“五个以”实践体系之首。仙桃抓住“水”这个牵引发展的牛鼻子,走出了一条“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活水”的实践路径。

在全省二级流域汉江下游片区的基础上,仙桃将全市划分为通顺河流域、东荆河流域、洪北流域3个三级流域,进一步细化划分为通北流域、排湖流域、沙湖流域、时合垸流域、洪北流域、东荆河流域6个四级流域片区,分区分类建立并落实管控清单。

以“一江两河三湖”为脉络,编制实施现代水网规划,细化湖库、平原水网、城市建成区等20个流域治理单元。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水共治”,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加快构建“江河安澜、水清河畅、配置均衡、人水和谐”的现代水网,努力建设国家现代水网先导区。坚持源头治理,建立穿城区、穿镇区、穿园区雨污分流和管网混错接整治长效机制。综合采取“扩排、增蓄、控险、活源”等措施,推动河湖水系互联互通、联调联控,增强水网韧性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治理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把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起来,使绿水青山成为生产要素,才能形成保护得越好、发展就越好的良性循环。

排湖是仙桃最大的湖泊,早年的围湖造田、围网养殖,导致湖面萎缩、水质恶化。在前期引进社会资本治理的基础上,仙桃投资1亿元,在排湖区域重点实施排南河综合整治、排北渔场尾水治理等项目。

眼下,排湖水域已扩大至27平方公里,水深3至5米,水质长期稳定在Ⅲ类,游客走在岸边可以清晰看到水下森林的壮阔景观。

依托一湖好水,仙桃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引进了总投资超100亿元的两大文旅项目,其中沔阳小镇获评国家4A级景区。

按照“生态优、产业强、百姓富、村庄美、治理好”总体思路,仙桃重点推进排湖流域、仙下河流域单元系统治理,着力打造平原地区河湖整治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样板,再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业兴、人和”生动图景。

放大水资源优势,一湾碧水滋养了“仙桃黄鳝”“仙桃香米”鱼米产业,更孕育出水上赛事、文旅项目,演绎着美丽河湖带来美好生活的精彩故事。

排湖旅游度假区连续2年承办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仙桃站)赛事。热点“流量”变成文旅“留量”,一时间,排湖旅游掀起小热潮,沔阳小镇、密塘渔村、荆楚云天游客纷至沓来。

袁市村、老里仁口村乘着小流域单元系统治理的“东风”,引进“仙花里”咖啡馆、乐游洛江等乡村振兴项目,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农业生态产业链,家门口的那条河流淌出绿色发展的新歌谣。

以“链”破局动能澎湃

“原料价格实惠,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有保障。”这是新鑫公司采购副经理邓航给同行的“安利”。不久前,新鑫通过飞织链公司引入一批新材料,感觉很满意。

成立于今年4月的湖北飞织供应链有限公司,立足仙桃非织造布产业的优势和特点,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非织造布全产业链资源整合。

“公司通过原料集采、产能预售、飞织商城等商业模式,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创新、释放闲置产能、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副总经理姚玉明介绍,自7月10日公司正式完成第一笔代采订单以来,先后协助新鑫、裕民、拓盈、恒天嘉华、吾众等15家企业进行原料采购撮合,为企业降低成本10%。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一轮产业竞争风起云涌,链式发展、向新而行是现代产业最显著的特点。

仙桃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非织造布、黄鳝、旅游、住房等重点领域搭建供应链平台,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挂帅,部门协同、专班推进、联动落实,以改革创新探索供应链体系建设新模式。

加速搭建数字化“天网”、物流“地网”、供应链“金网”、服务贸易“商网”,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联通。

积极融入省级平台,2023年4月25日,仙桃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目前,仙桃区域上链企业604家,销售额稳步增长。

今年5月15日,仙桃住房供应链平台(仙居链)PC端、手机端已实现全功能上线,实现了“六个一”目标:住房政策一键查询、优质房源一网打尽、装饰装修一点到位、在线管家一应俱全、安居金融一目了然、信用信息一览无余。截至9月初,仙居链已汇聚新房房源项目20个共850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项目3个共2235套,平台浏览量10多万次。

今年8月8日,仙桃市黄鳝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仙桃黄鳝供应链平台加速推进,积极开展鲜活黄鳝及黄鳝产业关联产品交易业务,力争年底实现15亿元交易额。

今年8月19日,湖北仙服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通过线下建展示厅、线上全网推广,无限放大仙桃服饰的品牌影响力。

今年9月14日,仙桃应急物资供应链上云启动仪式举行。湖北织尚以应急物资产业为纽带,投资12亿元,建设14万平方米的非织造布国际展贸城,同步搭建仙桃市应急物资供应链,实施“链主+链条”产业发展模式,为链上企业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努力打造“共赢链”。

从思维到实践、从构想到落地,供应链平台从无到有、从1到N,仙桃供应链平台矩阵加速形成。

更好助力供需匹配、物需适配,供应链物流、金融、商贸服务,持续“上新”。

聚焦建设江汉平原现代物流基地,牵手“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沙师弟(重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启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引进仙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搭建“仙沔跨境”电商平台,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导向,全速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

眼下,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仙桃供应链平台从“点”到“面”,一条条供应链拔节生长,形成了供应链体系“仙桃模式”,推动产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大美小城宜居宜业

9月18日一大早,毛嘴镇秦杨村村民秦喜言将女儿秦雨珊送到仙桃八中毛嘴校区后,再到附近服装企业上班。

“如果毛嘴没有高中,孩子需到城区上学,我们只能辞工去陪读。”秦喜言说,现在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我们夫妻俩可以就近安心工作,非常满足。

毛嘴镇是我市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试点,拥有各类服装企业300多家,年产休闲女裤1.1亿条,被誉为“中国女裤名镇”,吸纳就业人员近3万人。今年秋季学期,毛嘴时隔12年后恢复高中办学。仙桃八中毛嘴校区如期开学,既满足服装产业工人子女就近就读优质高中的需求,也为当地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劳动力。

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让“能发展好的地方发展得更好”。

作为全省“双集中”发展试点县市之一,市委、市政府聚焦“人、城、产、境”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围绕引人留人聚人,我市坚持产教“双吸引”、城镇“双带动”,完善综合性民生政策,加大多元就业岗位供给,吸引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重点镇集聚。

农村户口进城购房,享受每平方米500元优惠,可与多孩政策叠加……伴随着“购房补、就业帮、岗位送、公服享、生活贴、结对扶”系列惠民政策出台,农民进城安居置业全面推进。今年4月以来,全市已有2000多人网签购房后享受补贴。

“政策大红利,给我们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来自三伏潭镇的市民刘先发,在南城新区一楼盘购置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为孩子上初中提前准备。他笑着说,“优惠了6万多元,非常划算。”

9月1日,仙桃中学南城新校区、仙桃三中理想城校区正式开学,吸纳更多学生进城。推动教联体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迭代升级,今年全市将新改扩建学校6所,新增学位5000个以上。

聚焦“3+1”主导产业,制定“布八条”“米九条”“仙九条”“鳝22条”和“金龙金凤”工程等产业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市在库投资项目457个,同比增加65个,新吸引就业3000人。

城以人为本,人以城为家。城市总体布局更加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城市的承载力、带动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发展能级不断跃升。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托起稳稳的幸福。建成市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新建改造农村福利院、农村互助照料中心、社区养老综合体10个;启动改造老旧小区129个,拓宽升级10.33公里汉江大道,打通和平路、桂花台路等5条断头路,提档升级袁市路、何李路等13条老旧道路。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城区奥体中心、艺术中心建设提速,毛嘴镇改建人民广场、建设青里来花园营地,彭场镇加快建设露营酒馆……

推广“绿道+公园+商圈+街区”体系化改造模式,统筹推进中心城区“一江八河九湖”水系连通、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布局建成城市绿道153公里,新改建公园游园14个。出门走上绿道,家门口逛进公园,成为群众日常。

推进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是关键。

仙桃坚持内外联动,全链式布局产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精织“一块布”、做强“一条裤”、养好“一条鱼”、保障“一套房”,加快形成3个千亿产业集群,布局推动低空经济、低碳经济两大未来产业,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特色小镇,壮大产业集群。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一园一街一村一社区一流域”竞相发展,重点打造彭场非织造布名镇、毛嘴女裤名镇、张沟黄鳝小镇等一批各美其美的特色产业镇,加快打造江汉平原纺织服装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大美仙桃,正在演绎一场人、城、产、境“四向奔赴”的动人故事。

数智赋能融合加速

“输入身份证号码,市智慧城市一体化指挥中心平台会自动匹配对应的人员姓名、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9月12日,沙嘴街道办事处汉江社区天诚缘小区,网格员王伟和同事们仅花费一个上午,就完成了100多位80岁老人高龄补贴信息核实工作。

过去,他们只能挨家挨户上门核实。王伟感叹:“社区信息化建设,让我们服务群众更加得心应手。”

王伟提到的智慧城市一体化指挥中心平台,底座正是仙桃“数公基”平台。

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信息化是关键,建设城市大脑是关键性举措。

作为仙桃“城市大脑”重要组成,数字城市公共基础平台建设采取工程化模式,高标准构建数据统一管理、服务统一发布、应用统一接入的公共数字基底。

建平台。已完成9大类34中类129小类数据汇聚接入和编码赋码;中心城区6大核心数据100%上图;市域基础地理数据、地形地貌、行政区划等数据汇聚上图。

点开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可以看到,小到一个井盖、路灯,大到一栋楼宇、一条河流,全部拥有唯一的数字“身份证”。

建标准。制定《仙桃市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编码赋码应用导则(试行)》等各类标准规范12个,从制度机制层面支撑万物互联,推动“数公基”与部门应用双向赋能。

全面汇聚已有数据,加快部门应用对接改造,数字底座在助力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方面作用凸显。

“智慧水务登记系统”实现了实名登记、用水报装与统一标准化地址的数据融合,因地址不统一产生的水费错缴等问题成为过去;

“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了“数公基”标准地址库系统打通共享,因地址不规范、信息不准确等造成的房产交易抵押、税费减免难等不再是困扰。

仙桃“智慧住建智慧调度平台”,实现了城市燃气、供水、排涝、桥梁等业务场景可视化管理。

“城市更‘聪明’了,仙桃将打造县域数字化转型样板。”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小斌说。

当前,我市正纵深推进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数字城市建设,建立完善动态更新、分类分级的城市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搭建基层综合服务集成平台,构建城市治理“运行态势一屏总览、疑难事件一网统管、重大事件一键指挥、风险隐患一脑研判”的治理新格局。

数字赋能,融合加速。一批工业企业闻“G”起舞,踏上数字经济绿地。

唯美医疗建成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人力资源支出减少8%,整体生产效率提升15%,产品一次性合格率升至99%;摩擦一号打造无人化全自动刹车盘生产线,“黑灯工厂”建成后日产刹车盘3万片;杰克公司引入全智能化流水线,引领服装产业向“智能智造3.0版”升级。

据统计,全市加入“智改数转”“上云用数赋智”行列企业有近100家。

城市愈发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

全市基本实现光纤全覆盖,城区重点场所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已建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支持IPV6的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全网络链路和接入终端的可管可控可视。

建成全信创安全体系架构的政务云平台,国产化程度居全省前列;已构建电子证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统一身份认证等三大支撑平台,汇聚40个部门2.5亿多条数据,累计交换共享数据总量达25亿次。

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就业等“新生活”设施稳步推进,智慧养老、数智化病理服务如火如荼。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到96.8%,“i仙桃·仙办好”惠民服务平台即将运行,届时可实现“一个小程序能办所有事”。

农业生产、农村治理、农民生活,悄然乘“云”而上。

以乡村振兴数字服务站建设为抓手,打通数字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在彭场镇大岭村、长埫口镇四合村、杨林尾镇白字村等地,通过一部手机,政策宣传、信息发布能光速直达、一呼百应。村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商贸、就业、康养等服务。

“数”大招风,无限可能。“数字”动能,已经注入仙桃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以一化促三化,仙桃在浩瀚的数字蓝海破浪前行。

共同缔造幸福“加码”

案板上,一双双巧手用力和面揉搓、印模塑形;烘焙室里,一摞摞烤盘堆成“小山”,新鲜出炉的“仙桃酥”散发出浓郁醇香,香甜直抵味蕾。

9月13日,中秋节前夕,彭场镇大岭村手工坊订单不断。

推门而入,旋开一个忙碌的世界,30多名村民戴着口罩、手套,连成一条“流水线”,全神贯注赶制“仙桃酥”手工节礼。

“手里做着甜品,心头比蜜还甜!”65岁的许早安和同伴们忙活了快一个月,每天能挣个百把块,她干劲十足。种了大半辈子田,许早安从没想过放下锄头学会了糕点手艺,还带出了徒弟。

巧用共同缔造“金钥匙”,大岭村打开了丰富多彩的“任意门”。

作为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村,大岭村以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构建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产业体系和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发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主体、企业推动作用,在全市率先蹚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把环境变美不难,让村民致富才是硬道理。”村党支部书记夏必良介绍,他们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建康养中心、办研学基地、开“大岭造”手工坊、兴稻蛙共生特色养殖,实行股份制把村庄与村民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激活共同缔造内生动能。

刷黑一新的柏油路如黑丝带般向前延伸,一块块竹篱笆圈起一方方小庭院。与大岭村一河相隔的夏新村旧貌换新颜,村里引进市场主体统一收购庭院蔬果,农家门前的边角地摇身一变成“金疙瘩”。

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老板,曾是省级贫困村的长埫口镇四合村发展“瓜瓜椒”、四合酱菜特色产业,开设巧婆婆手工扫帚共富工坊,让乡村的“面子”和“里子”同步“美颜”。

变“你”和“我”为我们,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在仙桃,共同缔造让群众唱主角、变主动,乡村社区实现添颜值、强气质、增产值的华丽蜕变。

急事有人帮,难事有人管。这个中秋,在社区调解员出面调和下,长埫口镇长虹社区商户陈庆红拿回了客户拖欠的货款,过了一个舒心节。

长虹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微治理,推行“党员、家政员、调解员、安全员、文明实践员+小区长、警长、楼栋长、路长”的“五员四长”工作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代购、调纠处纷等多样化便民服务,“干群面对面、问题不出门”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悄然形成。

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仙桃不断充实村(居)民委员会+“五员四长”为骨干队伍的基层治理力量,推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工作向下延伸触角,健全完善“如我在诉、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让群众生活在组织中、干部生活在群众中、干群生活在活动中。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60处“仙小驿”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开放,还有一批职工之家、司机之家、母婴室、托管班等阵地投用,基本实现城区“半小时职工服务圈”。

“青桃”“青团”“青苗”等百余支共青团志愿服务队活跃一线,向市民提供心理健康、助学扶困、文明倡导等各类服务。

“花妈妈暖童心”“宝妈联合会”“俏姐妹”等妇联品牌,润物无声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困境儿童关爱、妇女创业就业服务等活动。

主意一起拿、办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做。共同缔造驱动基层治理现代化高效运转,一件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带来看得见的改变、摸得着的幸福,让仙桃美好生活可感可及。(文/仙桃日报全媒记者尹立群邓一凡李辉胡纯波李兵张钰图/记者郑恒刘贤双陈亚东邓娟)



新闻推荐

特别关注

热门图片